以重型柴油车为突破口 降低移动源污染排放

以重型柴油车为突破口 降低移动源污染排放

环保部门半年查处各类移动源违法行为3747起

  7月17日上午,市环保局通报2015年上半年全市移动源执法监管情况。上半年来,全市移动源执法部门共查处各类违法行为3747起,共处罚金401万元。其中,查处排放超标车3674起,共处罚金182.4万元;查处违规检测场6起,共处罚金9.5万元;查处违法石化企业67起,共处罚金209.1万元。

  重型柴油车已成我市机动车排放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污染主源

  截至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554.9万辆。由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分别占大气排放总量的86%、56%和32%;PM2.5贡献中,机动车占本地排放源近1/3。特别是重型柴油车排放污染的问题尤为突出,本市重型柴油车约22万辆,虽只占机动车保有量的4%,但其排放的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却分别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50%、90%以上,重型柴油车排放污染已成为我市机动车排放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污染的主要来源。

  以重型柴油车为突破口降低移动源污染排放

  为改善空气质量、减少PM2.5等污染物排放,市环保局制定印发了《2015年移动污染源监管工作细则》,以重型柴油车监管为突破口,拓展监管手段,着力提升企业环保自律,全面落实区县属地责任,不断强化执法监管力度,努力加快联防联控步伐,有效促进了“用车大户”、“进京车辆”、“年检车辆”、“社会车辆”、“石化企业”、“京售新车”6个100%达标,在降低移动源污染排放,从源头减少PM2.5污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打好执法监管组合拳 多方降污减排

  1、率先车载排放测试 确保重柴新车符合标准

  针对重型整车,北京率先采用了车载排放测试方法,测量车辆实际使用中污染物排放,全面监控重型柴油车排放情况,确保在京销售新车排放达标,减少新增污染。

  据介绍,在国家排放标准和欧五标准中,对重型柴油车的污染物排放检测都是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由于车机的脱节,台架测试结果很难反映车辆的实际排放状况,因此北京市制定并实施了《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车载法)》(DB11/965-2013)北京市地方标准,该方法是在实际使用中的重型柴油车上,安装排气流量计量装置和排气气体分析系统,实时测量并分析车辆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而评价车辆排气污染物的实际排放状况。

  2、多部门联勤联动 严管在用重柴排放

  2015年上半年,在用车排放执法监管综合运用了市级行业管理平台,深化联勤联动机制,整合全市监管资源,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管住用车大户、看好主要道路、侧重联合夜查,出组合拳严管重柴排放,降低PM2.5污染。

  全市上半年共检查在用车和非道路机械747万辆次,超标3674辆次,处罚182.4万元。其中,入户20万辆次,处罚908辆次;遥测470万辆次,超标1317辆次;夜查2.7万辆次,处罚314辆次;进京口250万辆次,劝返1930辆次。

  今年7月,市环保部门针对渣土车和施工机械开展了专项执法。联合市住建、城管等部门,执法围绕“一个污染源头、两个检查重点,三项违法行为”开展,盯住出土工地源头,严查建筑垃圾运输车和施工机械,处罚排放超标、使用违规建筑垃圾运输车、工地扬尘治理不到位三项环境违法行为。目前在与市住建、城管等部门进入出土(拆除)工地开展联合执法中,市环保部门主要查处工地内在用运送建筑垃圾运输车和施工机械排放超标违法行为。

  3加强监管规范秩序  严查违规检测场

  目前,我市共有43家机动车检测场(39家经营,4家停业),274条尾气排放检测线(汽油线233条,柴油线41条)。市环保部门通过以下手段对机动车检测场加强日常监管:一是教育引导企业自律。定期组织召开全市机动车检测场工作会、座谈会和现场培训会等,深入宣传机动车污染防治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强化内部管理。二是加强检测人员管理。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对考试合格者核发上岗证。对违反规定的人员收回上岗证,在全市范围内取消检测资格。三是加强现场检查力度。监督机动车检测场是否按照规范、标准对车辆进行排放检测。四是对检测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利用机动车定期排放检验监管系统,对车辆检测过程图像和数据等进行全面监控。五是严肃处理违规行为。采取巡查、暗访、举报核查、路检倒查和遥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存在违规问题的机动车检测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上半年,全市共检查检测场2615场次,监督检查车辆16.8万辆,发放告知书66500份,暂停检测线13条,查处违规检测场6起,共处罚金9.5万元。

  同时,为了确保维修质量,今年上半年,市、区两级环保部门联合质监、交管和交通等部门针对检测场周边无资质的修理厂进行了15次集中整顿。

  4、油气油品严格监管 黑名单促VOCs减排

  今年上半年,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检查检测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共16006座次,其中检测合格率92.57%,处罚67起,处罚金额209.1万元。通过监管提高了达标率,减少VOCs排放1000余吨。

  据了解,我市共有加油站1130余座,汽油储油库26座,油罐车700余辆,年销售汽油约400万吨。在汽油的储运销过程中会有大量油气挥发,这些油气就属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而挥发性有机物正是臭氧(O3)和PM2.5的主要前体物。为降低VOCs排放污染,市环保局采取检查与检测相结合,定期抽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日常监管工作,并根据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等特点组织专项行动。做到加油站油库每月检查2-4次,每年检测2-3次,并要求企业每天检查1-2次,每季度至少自检1次,每年至少年检1次。对于超标企业将按照《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处以2万元至20万元的处罚,并将其列入监管黑名单,增加检查检测频次,如再次出现违法行为将从重处理,并予以曝光。

  此外,针对油品清净性监管,环保部门通过采取“全面掌握、重点突破”的监管模式,不断扩大抽查范围、加大处罚力度,使油品清净性的合格率由原来的42%提高到82%,有效的降低了由于油品原因造成的机动车排放超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