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新闻网:水清、岸绿、景美 代表、委员见证坪山生态环境建设成果

  8月21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坪山管理局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媒体记者走进南布水质净化站、参观坪山河、查看监管企业,并召开座谈交流会,共同见证坪山区近年来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

  “空气质量优良率从80%提升至95.3%,位居全市第一;PM2.5年均浓度从46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6.6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以来最优水平;11条国考黑臭水体落实‘长制久清’,99条小微黑臭水体实现全面消黑……”坪山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从“国家级低碳生态示范区”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再到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的发展思路,坪山区在“两山”转化路径上正在大踏步前行。

  推进水污染治理,提升“生态颜值”

  活动当天,坪山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媒体记者共同走进南布水质净化站,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听取坪山河干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情况以及成效。

  记者现场看到,治理后的坪山河已实现“水清、岸绿、景美”。工作人员介绍,治理后的坪山河拓宽了两岸城市空间,完善坪山区城市功能,提升坪山区城市形象,提高土地利用价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

  近年来,深圳坪山高位统筹,着力推进水污染治理,2019年,坪山河上洋断面提升至地表水III类标准,龙岗河西湖村断面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

  据悉,坪山区创新采用了“精准截污、分散调蓄、分散处理、就近补水”的标本兼治模式,系统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河道综合整治、正本清源改造和雨污分流建设等重点工程。

  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955个小区正本清源改造,新建管网394公里,雨污分流管网缺口100%补齐。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水污染治理成效,坪山区还全面实施水环境质量目标精细化管理,分流域划分管控单元,建立水环境基础数据台账。同时,充分发挥监控系统数据集成优势,整合河流断面水质、水质净化厂等在线数据,建立在线监控预警信息处理机制,形成科学高效、协调统一的涉水污染源监管工作体系。

  探索“两山”路径,释放“生态价值”

  在座谈会上,中央省市媒体记者在听取坪山生态环境建设成果汇报后,围绕着各自关心的话题纷纷提问。针对记者关注的问题,市生态环境局坪山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一一详细解答。

  据介绍,近年来坪山生态环境建设能够取得明显成效,受到辖区居民群众好评,得益于坪山一直坚持生态底线。坪山区秉持以“区域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排污许可—监察执法—督察问责”六位一体模式为基本管理框架,以前沿科技、智能监控、精细化管理为具体实施路径,推动实现由倒逼发展向倒逼发展与激励发展并重转变,由攻坚作战向攻坚作战与治本作战并重转变,由指导监督向指导监督与自身高质量发展并重转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生态坪山更加优美宜居。

  坪山区编制了《深圳市坪山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系统分析辖区“两山”实践探索成效及存在问题,梳理出“创新治污”“绿色产业发展”“绿色城区建设”等6大典型案例。制定坪山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总体目标和“两山”建设指标体系,以5大重点任务为指引,谋划52项重点工程,全力为坪山区落实“两山”理论保驾护航。

  同时,根据生态环境部制定的《“两山指数”评估指标体系》,从环境质量、生态状况、民生福祉、生态经济等8个方面,对20个指标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估分析,抓短板、强弱项,开展大气、水环境专项指标提升研究工作,力争达到国家部委审核标准。

  此外,积极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坚持用好“市考核”和“区考核”两个抓手,将生态建设、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纳入考核。

  数据显示,2019年,坪山区年生产总值增速达8.5%,高于全市1.8个百分点,位于全市前列,万元GDP能耗连续7年下降,万元GDP水耗5年下降近4成,实现了以更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更低的环境代价推动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发展。

  创新执法模式,守护“生态坪山”

  今年4月,为破解坪山区建筑工地施工噪声扰民的困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坪山管理局首创“远程喊停”非现场执法监管模式。充分借助科技手段为环境监管赋能,助力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据环境信访数据显示,坪山区在实施上述监管模式当月,一跃成为全市唯一环境信访投诉量环比下降的行政区,下降幅度达15.1%,辖区内10家被投诉频率高的工地每月噪声投诉总量从179宗降为22宗,降幅高87.7%。

  其中,6家工地的噪声投诉数量从“两位数”迈进了“个位数”,其他工地噪声投诉量均保持在个位数水平,全区工地施工噪声投诉数量明显回落。

  据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坪山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以来,坪山区进入大开发大建设阶段,建筑工地遍地开花,噪声扰民投诉量维持在高位,在人员力量明显不足和机构改革前后人员流动较大的情况下,全区年度信访总量维持在3500宗左右,均能按时办结,并平稳管控环境信访矛盾,确实保障辖区居民的环境权益。(来源:坪山新闻网)